2008年1月

中国的汉字还影响着哪些国家?

"你认得汉字吗?"在韩国,不少企业都会对应聘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汉字考试也出现在企业的招聘考试中;在日本,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接受汉字检定考试;在越南,尽管能够认识汉字的人已经不多,但汉语近年来成了仅次于英语的热门外语,汉字书法家也在当地社会受到格外尊重。在历史上,汉字曾经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各国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强,当年的汉字文化圈也开始出现了新一轮的汉字热。

韩国:汉字与中国"同行"

几年前,如果有韩国人要学汉语和汉字,很多人会不理解。如今,韩国的各大媒体上,有关汉字的新闻俯拾皆是。如《不懂汉字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企业看重汉字考试,大学生兴起学汉字热》、《韩国惠普总经理长期任ceo的秘诀是"汉字"》、《面临就业,大学生学习"天、地、玄、黄"》……

从上述新闻报道中就可以看出,汉字已经成了韩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韩国教育部现在规定,初中和高中6年,学生需要掌握1800个汉字。目前,在韩国小学,汉字课已经成为准必修科目。还有很多学校利用自由活动等课外时间开设汉字课程。韩国从2000年开始,开设全国性的"汉字检定能力考试",想取得1级的话,至少需要会写2000个、会读1500个汉字。2004年,由韩国语文学会举行的汉字能力考试,应试者有104万。最近,很多大学不仅专门开设了汉字课,而且每逢放寒暑假的时候,还开设汉字特别讲座。甚至连监狱里也掀起了学习汉字的风潮,那些成绩优秀的服刑者可以被减少刑期。随着学汉字浪潮的高涨,与汉字有关的习题集、参考书销路大开。最近三四年,其销售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走在韩国的大街小巷,汉字随处可见。地铁站的名字、书名、名片、广告牌、商标……用汉字写出的名字似乎增加了几分学识和典雅。韩国最近掀起的汉字热缘于企业和市场的迫切需求。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和日本占韩国出口市场的40%以上,中国是韩国最大的投资国,到韩国旅游的70%的游客属于汉字文化圈。《朝鲜日报》曾在一篇社论中反问道:"在这样的时代要求下,企业怎会聘用连'天、地'都不会写的新职员呢?"包括三星、lg、sk在内的众多企业都开始在招聘考试中进行汉字考试或给拥有汉字能力考试资格证的应聘者加分。

1945年,朝鲜半岛脱离日本统治后,一个由80多人组成的朝鲜教育审议会通过了在中小学教科书中全部使用韩文,只在必要时在括号中加注汉字的决议。韩国政府成立后,又制定了《韩文专用法》,在小学完全停止汉字教育,只在初中和高中国语科目以外教一些常用的生活汉字。在朴正熙时代,韩国又颁布了韩文专用企划案,全面废止了在小学和初中的汉字教育。朴正熙还提出《促进韩文专用7个事项》,不仅去掉了"必要时在括号中加注汉字"的规定,而且在国内的公共机关也全面禁止使用汉字。但由于在51万多个韩文单词中,70%的单词是纯汉字或混杂着汉字的单词。虽然汉字并不等同于汉语,但多少年来,汉字已经融入了韩国的语言文字中。如果不能准确地理解汉字,韩国人连本民族的语言也难以理解透彻,强行阻止学习汉字反而妨碍了韩国民族语言的进一步发展。1974年,韩国文教部发表了在初高中教科书中韩文和汉字并记的决定。1976年,文教部又发表了增加常用汉字的学习方案。2002年世界杯的举行和中韩日关系的日益密切,为汉字热注入了新的活力。韩国人越来越认识到,东亚传统、文化和知识是以汉字为基础形成的,只有了解其根源汉字,才能在此基础上树立韩国文化的主观性,才能享受比其他国家更丰富的文化,才能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

越南:汉字与历史联系在一起

越南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有着共同的渊源,汉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以前,越南一直使用汉字。1839年,越南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阮朝的明命帝,曾奏请中国清朝的道光皇帝向越南颁发《康熙字典》,以便当地人学习汉语。阮朝嗣德帝精辟地论述了当时越南使用汉字的状况,他说:"我越文明至士燮(东汉时期)以后,盖上至朝廷,下至村野,自官至民,冠、婚、丧、祭、理数、医术,无一不用汉字。"越南许多史学、文学著作均是用汉字写成的。16世纪初,西方传教士陆续到越南传教。他们首先遇到的是语言障碍,要先学会说越南语。由于学习汉字十分困难,于是他们开始试图用各自的母语来记录越南语的读音。越南语拉丁化文字从最初的拼音实验到形成拉丁化文字系统大约经历了200年时间。直到20世纪40年代,拉丁化文字才开始在越南普及,成为正式的越南文字。越语拉丁文字是一种注音文字,读写基本一致,因此极易普及。上个世纪50年代,越南曾经仅用3个月时间就在全北方范围内完成了扫除文盲的任务。

越南文字由汉字过渡到拉丁拼音文字可以说是完全彻底的,现代越语文字中全部为拉丁字母,不再使用任何汉字。然而,汉字在越南当代社会和民俗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在越南全国范围内,人们在婚礼上离不开大大的、红色的双"喜"字。迎亲车队、婚礼告示牌和婚宴大厅正面的墙上都贴着双"喜"字,它已经成为越南婚庆活动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标志。《环球时报》记者曾问一些小孩儿甚至年轻人,双"喜"是什么?他们大都摇头说不清楚,但却知道这是举办婚庆的标志。越南民间与中国一样使用农历,春节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有贴汉字对联的习俗。随便走进越南的任何一座寺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书写飘逸的汉字对联,当然这是从过去流传下来的。然而即使修建新的庙宇,对联仍然是不可缺的,而且依然使用汉字书写。现在的越南人对寺庙中的汉字对联早已司空见惯,但是能够认识并懂得欣赏汉字对联的越南人就寥寥无几了。记者曾在寺庙中遇到过一些自告奋勇担当导游的本地人,当问到对联写的是什么的时候,他们几乎没有一个人认识。然而,寺庙的出家人中却有行家,因为经书经文几乎都是用汉字书写,没有深厚的汉语功底是无法胜任的。记者认识一位当地著名的高僧,河内福庆寺的清决法师,他曾经在北京和台北研修汉语并获得博士学位,颇受当地民众的敬仰。越南有使用汉字的文化传统,当然与之并行的就是汉字书法了,汉字书法家在当地社会受到格外尊重。老百姓习惯称他们为"私塾先生",但这样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近十几年来,在越南掀起的学汉语热一直经久不衰,汉语已经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热门外语,报考大学中文系的考生年年爆满,社会上汉语补习班到处都是。对于初学汉语的越南人来说,听与说并不难,最难的是汉字的书写和记忆。当地人往往对与越文文字特征完全一致的汉语拼音情有独钟。据专家确认,现代越语语音中至少有60%-80%为古汉语语音,越语中称之为"汉越音词汇"。实际上"汉越音词汇"就是汉字在现代越南语中的一种"隐形",成为现代越南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汉语热"的形成既有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也有市场需求的原因。越南实行革新开放后,与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日益频繁的经贸合作为汉语热打下了基础。走进河内的商店,工艺美术柜台上摆放的木雕等工艺品上可以看到"福、禄、寿"、"招财进宝"等字样,不少日常用品和食品上也都注有汉字,让人甚至分不清是越南产品还是进口货。由于来自中国大陆以及台湾、香港地区的游客不断增多,一些店家门口甚至写有"请进"、"欢迎"的汉字以招揽顾客。在南方的胡志明市,由于居住着几十万华人,汉字更是随处可见。

日本:不少人想保住汉字

汉字对于日本人来说并不陌生。日本人不仅喜欢读汉诗还喜欢写汉字。虽然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提笔忘字"的现象比较严重,但是汉字在日本人的生活中还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使用计算机的人,要想正确输入汉字,就必须认识汉字。为了推广汉字,日本设有专门的"汉字能力检定协会",每年这个协会都要通过民众投票,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汉字。2006年选出的汉字是"命"。这主要是因为2006年皇室41年来首次诞生男婴,而且社会上的自杀事件,儿童虐待致死事件频频发生。选择"命"字意在提醒人们重视生命。据"汉字能力检定协会"公布,2005年有240万人接受了汉字检定考试,而且这一数字还有上升之势。通过了汉字检定,不仅对考大学有利,对考高中等也有一定的好处。在日本,将汉字能力当作录取依据的大学和高中越来越多。

然而,由于日本战后采取了轻视汉字的政策,日本现代年轻人对汉字确实越来越疏远,特别是由于重视英语的倾向比较严重,更多的汉字词汇和日语词汇正在逐渐被英语音译的假名所代替,为此,年纪大的人都抱怨现在年轻人的话都是外来语,越来越听不懂了。同样的现象在日本新生代政治家中也表现得非常严重。去年12月12日,日本"朝日电视台"播放了官房长官岩崎恭久的一段录像,岩崎满口说的都是外来语。有记者对他说,请把英语单词用日语汉字表达出来。岩崎恭久却摇晃着脑袋,半天也没有回答出来。岩崎此举受到了一些媒体的嘲讽,也有媒体呼吁日本社会要重视外来语正在侵蚀汉字文化的问题。有媒体发表社论称,遗憾的是,日本战后一直采取了排斥汉字的国语政策。与其强调重新制定常用汉字,还不如赶快修改战后排斥汉字的政策,以促进汉字文化的进一步振兴。

 

谁最有资格获得国家荣誉

"中国将设国家荣誉制度"的消息一出,引发热烈讨论。谈到国家荣誉制度,人们最关心的是:谁有资格获得这项荣誉?

现有国家级表彰名目繁多

尽管国家荣誉制度的设立尚处于研究阶段,但在过去的50多年里,中国政府从未中断过对各种先进人物和事迹的表彰。

建国初期,最著名的国家荣誉莫过于"十大元帅"。而近年来,科技领域的表彰则最为耀眼--1999年,因研制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作出突出贡献,23位科技专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创始人吴文俊成为首届获奖者。2005年,"神六"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又双双获得"航天功勋奖章"。

文化工作者同样得到了不同形式的表彰和奖励,如"人民电影艺术家"夏衍、"人民作家"巴金、"人民艺术家"常香玉等。

常规的国家级表彰也在逐年进行中,"全国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及各领域的"先进工作者"已经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称号。然而,尽管名目繁多,但格局狭窄、囿于单一行业、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使得这些国家级的荣誉称号并不能获得最令人尊崇的地位和最广泛的认可。长效和完善的奖励体系尚未建立,许多为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未能获得应有的嘉奖。

因此,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党代会报告提出、并以立法形式设立一种有别于以往的"国字号"荣誉制度,便显得尤为引人注目。而两名官员在榜单中的高排名,更是出乎意料。

官员是否有资格领奖成争议焦点

"潘岳、李金华等'个性高官'敢于直言,勇气难能可贵。"郑州市民孙先生说。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在目前的体制背景下,敢于突破樊篱、坦陈心迹的官员,特别是省部级高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人们对政府的信心,他们获得一定的荣誉是众望所归。

但另一部分人表达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官员不应有资格获得国家荣誉。反对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政府是花纳税人的钱维持运转的,官员的工资来自广大纳税人。因此,为人民做好本职工作,是人民公仆的本分。他们仅仅凭借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没有资格获得国家荣誉的。其二,政府部门是荣誉授予的主体。因此,隶属政府部门的官员需要"避嫌"。

也有人对官员的资格问题持相对温和的态度。供职于南方某周报的时政记者马先生说:"官员做出重大成绩虽然是他应该的,但是把本职工作做得非常好,也应该可以获得荣誉。"他建议,可以严格限定官员获奖比例,这个比例要很低,只有作出了特别重大贡献才能获得这项荣誉。此外,给政府官员授予荣誉要启动特别程序,严格审查,作为额外的特别授予,不占固定名额。

还有人建议,像一些政绩突出的官员,可以以其他的方式进行表彰,如民间组织评选的荣誉称号,或者政府内部的升迁体系等。

受表彰者范围应涵盖社会各界

除去官员,国家荣誉的授予对象是否应该涵盖文化界、企业界、学术界,以至社会各界?

回溯"国家荣誉"的提出过程,同样可以得出相同的答案。

国家荣誉制度被提上议事日程,与"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呼吁不无关系。据报道,在2006年3月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河南代表团的周春艳等32位代表就曾提出第1006号议案,建议建立特殊贡献公民荣誉称号制度,以规范荣誉称号的表彰机制。2007年3月,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格兰达集团策略发展委员会主席韩方明又建议,制定国家荣典法,统一规范荣誉勋章制度。

可以看到,在最初的提案中,国家荣誉的授予对象并没有限定领域。也就是说,不论是成龙、袁隆平还是刘翔,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获得国家荣誉。
今年1月4日,新华社播发消息,对十七大报告中提到的"设立国家荣誉制度"进行了专项解读。与此同时,来自人事部的消息称,国家荣誉制度的具体措施还没有任何定论,预计这一体系将在未来几年内才能全面建立。设立一种面向社会各界的国家荣誉制度已成为多方共识。

七成网友赞成物质奖励

"特权"和"物质奖励"是围绕国家荣誉制度的两个热门话题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方可成发自北京 自十七大报告提出,并经人事部部长尹蔚民确认以来,"中国将设国家荣誉制度"的消息引发了各方的热烈讨论。"特权"和"物质奖励"成为围绕国家荣誉制度的两个热门话题。

对于这样一项意义重大的荣誉制度,保持评选的公正和严肃成为共识。时评家童大焕在博客上发表文章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身份与国家荣誉体系严格区分。在国家荣誉制度出台之前,一些地方存在着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资格当作荣誉称号相授受的做法。随着国家荣誉制度的出台,它们应该各就其位,各尽其能。

海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琳则敏锐地指出:目前荣誉评定中的另一倾向在于,不幸的死者和绝症患者经常成为各类荣誉奖项的获得者。这些荣誉的获得者被人为树立成"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形象,使得荣誉制度的激励、凝聚与示范作用根本无从发挥。他认为,代表国家形象的国家荣誉,必须校正这一荣誉评定标准。

对于"国家荣誉是否应配发物质奖励"的问题,本报和新浪网联合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七成的网友持赞成意见。但也有网友担心:如果加上物质奖励,很多东西就容易变质。

旁观海外荣誉制度

西方国家的勋章更加强调功绩性,具有对内平民性、对外国际化的特点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方可成发自北京 在英国,有一种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人脱帽致敬。他们不是富翁,不是高官,而是佩戴"嘉德勋章"的人。
"嘉德勋章"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骑士勋章,可以追溯到公元1348年。它属于英国荣誉制度最高的一级,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够获得这枚勋章。

包括"嘉德勋章"在内,英国由国家授予的勋章共有九级。除位于顶端的"嘉德勋章"只能由国君提名和决定外,获荣誉称号的本国公民人选一般由首相向女王推荐,外国公民人选则由外交部向首相推荐。政府分别于每年女王生日和新年,两次公布获得荣誉称号者的名单,并举行盛大的授予仪式。

设立国家勋章或其他国家荣誉,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惯例,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勋章制度已经存在了数十甚至数百年。除英国外,较为典型的还有:

法国最高级别"荣誉勋位勋章"。它用于表彰在民事和军事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法国公民,名额有限,入选条件极为苛刻。

美国的"国会奖励"和"总统奖励"。前者包括国会奖、国会金质奖章、国会荣誉奖章和其他国会奖励,国会奖主要用于推动14至23岁的青年人在创意、成就和完美方面的成长;国会金质奖章奖励给终身贡献或取得某项成就的公民;国会荣誉奖章则是国家的最高军事奖章,用于表彰作战英勇、自我牺牲的军人。而"总统奖励"则包括总统自由奖章、总统公民奖章、全国反恐战争奖和全球反恐战争服务奖。

中国香港的"太平绅士"制度。这是一套旨在维护社会秩序的司法辅助制度,政府委任对香港社会有"重大贡献之人士"为"太平绅士",以协助政府维持社会治安。"太平绅士"不仅是一个体面的荣誉,更有一定的实职。

勋章制度具有明显的身份等级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国家的勋章更加强调功绩性,具有"对内平民性、对外国际化"的特点。所有对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本国公民或者外国人,都列入国家荣誉的授予范围。有专家指出:这些特点都值得中国借鉴。

2008年的第一场雪

今天,下起了2008年的第一场雪。

常说,瑞雪兆丰年。

今天的雪下得这麽大,这麽白,看着真喜人。

丰年,应该会有很多的收获。

我呢?

不知道我会不会在后天的考试中收获我2008年的第一粒果实,也不知道会不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有着更多的收获。

一定有,我相信!

希望这场大雪,能够带给我一年的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