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下的文章

南京大屠杀70周年祭

七十年前的今天,日本鬼子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

我出生在抗日圣地——美丽的微山湖畔。七十年前,这里的英雄儿女掀起了英勇的抗日斗争。在这里,产生了运河支队,微湖大队,当然,最著名的,还是铁道游击队。

出门步行十分中,便到了铁道游击队主题公园,公园的中心,矗立着高耸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碑身上镶嵌着前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写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几个镏金大字。公园建立在临山上,而纪念碑,就矗立在山的最顶端。临山半山腰是山东省最大的影视基地——“t铁道游击队影视城”。前两年新拍摄的电视剧《铁道游击队》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碑身顶端,是一尊雕塑,铁道游击队大队长洪镇海,举着枪指向远方。碑身是铁轨的造型,碑身底部四面,雕刻着当年抗日的浮雕。站在山顶,全城尽收眼底。

铁道游击队,我们的骄傲,我为出生在这座英雄的城市而自豪!

 

立冬

本文写于 2007-11-11

昨天立冬来临,新的一个冬天又来临了!

前天夜里,半夜突然被冻醒了。这几天天气一直都很好,怎麼突然间变得这麼冷呢?第二天才知道原来昨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从这个意义上说,冬天,已经来临了。

冬天最迷人的莫过于她的银装素裹,她的纯洁无瑕。

当下雪的时候了伸出双手,尝试着用手去接住一片片雪花。雪花一落到手上,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化为一滴滴小水珠,留下一丝丝凉意,带走一层层浮热。捧起一堆雪,尽情的撒向天空。

这便是冬天中极其平常的一个镜头。冬天,爱你。

不老传奇

如果要飞得高,就该部地平线忘掉。——《今天》

在最近一次的调查中,女人心中最理想的结婚对象,排在第一位的,不是比尔·盖茨和李嘉诚,也不是小贝和刘翔,而是香港四大天王之首的刘德华。

记忆中最早的刘德华,年轻而富有活力,那时正是华仔演艺人生中的黄金年代。打开电视,每个频道都在唱“给我一杯忘情水”,走在街上,每个人都在“谢谢你的爱”,音像店里,华仔的磁带摆满了整个货架,海报,贴满了所有能贴的地方。校园里,男生的笔记本里抄写着华仔的歌词,女生的日记本里张贴着华仔的画片,相互间争执着到底是华仔幽颤的嗓音更有磁性,还是他那迷人的鹰钩鼻更具吸引力。

那个年代,是属于华仔的年代。

《爱情幸运号》,拍摄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可以说是华仔的中期作品。故事清新,唯美,简单,看了之后,难免不会让人产生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故事中华仔在外出旅行时,邂逅了故事的女主人公,由此,一段恋情逐渐展开。华仔为了自己的感觉,一直跟随着女主人公,最终,抱得美人归。

这部片子虽然简单,我却非常的爱看。每次观看时,总会在想,自己什麼时候也会遇到我的梦中情人。这部影片的风格也透漏着导演对现代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理解,每个人都需要爱,当你遇到自己所爱的时候,就应该勇敢的去追寻,人生就是这麼简单。

经过演艺圈二十余年的磨练,华仔已由一个略显稚嫩的翩翩偶像,逐渐成长为一位成熟、稳重、有风度的标准男人,曾经的稚嫩早已被取而代之。

《暗战》与《无间道》颇能展现华仔的这种成熟。无论是《暗战》华仔与刘青云的斗智斗勇,还是《无间道》中和梁朝伟的对手戏,无一不透漏着他作为一个成熟男人的魅力,那种对所人特有的摧毁力,让你不得不被他所迷住,所吸引。

刘德华,已经成为一种符号,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同时也代表了整个香港电影,以及这些为电影所默默工作的香港电影人,他的成功,也是整个香港电影及香港电影人的成功。

刘德华,一个传奇!

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山东省聊城

在聊城学习生活已有两年,对于这座古老的城市,颇有感言.

1994年1月,聊城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纵观历史,聊城是中华文明较早的发祥地之一。早在远古时期,这里就是东夷族人活动的地方,后被融入华夏部落。先民早就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辛勤劳作、繁衍生息。据考古发现,以茌平县教场铺、阳谷县景阳冈为中心的两个古遗址群,包含着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商周时期的遗存。已发现的8座龙山文化城址中,教场铺、景阳冈龙山文化城面积都在40万平方米左右,为全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城内都有一大一小的夯筑台址,为先民居住、祭祀遗迹。在两个中心城百余平方千米范围内,分布有面积为3~6万平方米的二级城6个,表明龙山时期境内已形成"都、邑、聚"的金字塔形3级社会结构。从城垣建筑技术分析,这些城距今当在6000~7000年,产生于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时期。中心城及城群的发现,显示了古济水西岸曾存在两个文明古国,表明先民当时已从原始部落向文明古国过渡。参证考古文献记载及境内遗迹,当地为虞舜活动的中心地区。商代,今之聊城临近商朝都城,先民活动已有文献记载。《孟子》中记述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就是佐证。春秋战国时期,聊城是齐国西部的重要城邑,是诸侯国必争之地。今境内仍存孙膑用兵的马陵道、迷魂阵遗址及鲁仲连射书救聊城的遗迹。
  聊城故城历史久远,且具有独特的风貌。聊城最早的城址在聊古庙,在今城址东北7.5千米处,据《水经注》记载:"城内有金城,周匝有水,南门有驰道,绝水南出,自外泛舟而行矣",至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为春秋战国至南北朝北魏时聊城故城。后因黄河不断决口,城址曾3次迁移。《考古录》载:"至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聊城治所由聊古庙迁往王城。"王城在今聊城城东许田庄以南,为北魏时期的平原郡城,也是隋唐时期的古博州城,又是当时的聊城县城。后晋·开运二年(945)黄河决口,王城淹没,城址迁往巢陵故城,在今城址东南10千米的许营乡大石槽村西。宋淳化三年(992)六月,又因黄河决口,巢陵城毁,州县治所移至孝武渡西,即今古城所在地。宋熙宁三年(1070),筑为土城。元代(1260~1363年),聊城为山东宣慰司东昌路总管府治所,县为府领。明洪武元年(1368),改东昌路为东昌府,聊城为其治所,县为府领。洪武五年(1372),由东昌府守御平山卫指挥佥事陈镛主持,将宋筑土城改为砖城。明清两代是聊城历史上的辉煌时期。民国时期,聊城仍为鲁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聊城文化事业发展源远流长,是历史上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是:

  世代兴学重教,影响深远。春秋时期,孔子西游,留"犊河圣迹",开兴教之先河。秦、汉、唐、宋时期,教育日趋兴盛,培育了一些举国闻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及文人名士。金、元、明时期,儒学鼎盛,已设有府学1处,州学2处,县学14处。清代,聊城教育发展迅速,及清末,境内已有府、州、县属书院28处,中、高、小学堂530处,师范学堂、实业学堂5处,另有武训兴办的义学3处。民国初期,改学堂为学校,在农村,私塾较学校更多,至1917年,境内尚存私塾1193处。"五四"运动以后,现代教育兴起,至1936年,境内有高、初等小学3885处、普通中学4处、师范学校5处、师范讲习所10余处、职业技术学校3处。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国民党统治区、日伪占领区3种教育并存。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办学,面向广大劳动群众,反映了当时教育发展的主线。1945年,境内有中学2处、师范学校6处、高级小学82处、初级小学1379处、民校1852处,中小学在校学生5万多人。解放战争时期,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境内各级人民政府认真贯彻"干部教育重于群众教育"和"教育为战争服务,与生产结合"的方针,利用各种形式培养了大批干部。至1949年,境内有幼儿园20余处、小学2635处、中学3处、师范学校6处、成人业余学校1639处,参加学习者达11万余人。
  文学艺术成就辉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境内先民善歌的文字记载。《孟子》中《告子章句(下)》说,"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至秦汉时期,戏曲、杂技已盛行民间。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曹植任东阿王3载,精意著作,呕心沥血,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他尤其深爱声律,属意经音,在鱼山闻梵,深受感染,随将佛经所作偈颂,注以音韵,使歌咏时伴以管弦。这不仅对文学事业发展有重大意义,且音律曲谱对佛、道两家也具有深远的影响,故史称"今梵唱皆植依拟所造","道士效之,作步虚声"。隋、唐时期,文学艺术繁荣,境内一批技术高超的民间艺人,进宫表演献艺。宋元时期,民间秧歌舞、灯舞、祭祀舞绚丽多彩;临清架鼓、阳谷哨、古筝演奏等表演形式多样;绘画作品,如金代虞寅墓壁画已具较高的艺术水平。明代,文学创作进入盛期。王冕、方元焕、阎宏、邢其仁等写下诸多名篇佳作。"后七子"代表人物谢榛,作有《良哉行》、《隆庆道中有感》等不朽诗章。文学家于慎行,其词多清雅平达而自饶清韵。清代,境内运河文化形成鲜明特色。戏剧舞台星罗棋布,戏剧剧种十之有余,常演剧目达160多个;山东快书、临清时调、聊城八角鼓等曲艺形式各具特色,增添艺园新葩;木版年画、中堂画、剪纸、纸扎、面塑等工艺美术繁荣发展,在中国北方享有盛名;雕刻、书法盛行,被康熙帝钦定为状元的邓钟岳,其书法名扬海内,"字压天下"。"五四"运动后新文化的兴起,推动了聊城文化事业的发展,民族的、大众的文化形成时代特色。臧克家在临清任教期间创作的《依旧是春天》、《新的连环》等新诗,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医疗事业硕果累累。早在商代,人们已能诊断多种疾病,并以艾炙、针刺、草药和按摩进行治疗。南北朝时名医李修,平阳郡馆陶(今冠县)人,曾入宫廷于内宫治病,屡受赏赐,并着有药方百卷留于后世。北魏名医王显,阳平郡乐平县(今莘县)人,为孝文帝侍御师,后撰写方药35卷,名重当时。唐代,境内始建中医药机构。宋、金时期,今茌平人成无己,是中国最早注释《伤寒论》者,所着《注解伤寒论》10卷、《伤寒明理论》3卷、《伤寒药方论》1卷为医学精典。明代,境内卫生行政机构开始建立。当时,地方名医甚多。东阿县人吴南阳着有《脉经龟图论》、《南阳活人书》;聊城籍人田广远,为嘉靖皇帝的御医。清代,载于志乘的地方名医不下70余人。冠县的张同心,诊病投药百无一失;崔凤吉羽 精于儿科;阳谷的孟西园,为嘉庆、道光年间名医,精内科、妇科、脉诊和瘟病;临清的李万春,擅治瘟疫,所着《集验瘟疫良方》2卷,后世应用屡有效验;聊城籍人傅斯侨,从医济南,誉满泉城;叶嗣高,为慈禧、光绪御医。1886年,美国传教士在临清基督教会创办"施医院",(后更名华美医院),西医传入境内。1918年,东阿县的贺春池创办中医学校,为境内医学教育之先驱,其所教学生皆有所成,后均为一方名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境内先后建立了山东省第六保安司令部军医院,鲁西抗日游击队第十支队野战医院,冀南军区野战医院,冀南行署医院,冀鲁豫行署哈利生医院,冀鲁豫边区行署第九专署政民医院等。
  体育活动源远流长。古代体育源于民间健身强体活动,摔跤、狩猎、气功、踢毽子、跳绳、棋类活动流传久远,尤以武术功夫独具特色。明清时,仅今之东昌府区境内就考中武举人129人、武进士16人、武状元1人。
  文化遗址和名胜古迹众多。经文物普查和考古发掘,已发现仰韶文化遗址4处、大汶口文化遗址3处、龙山文化遗址25处、商周文化遗址3处、其它古文化遗址279处。龙山文化时期的茌平县教场铺遗址、阳谷县景阳冈遗址,战国时期的阳谷县齐阿邑故城、莘县马陵道古战场遗址,秦汉时期的临清贝丘、莘县发干城址,隋唐时期的冠县、莘县唐代墓群,宋、金、元时期的萧城遗址等等,都具有极重要的历史价值。境内出土文物众多,反映了各历史时期文化发展的概况。仰韶文化前期的双唇口小口瓶、双唇口细颈壶、弇口浅腹红锛顶残片,仰韶文化晚期的有肩石铲等器物,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高唐固河汉墓群中出土的绿釉陶楼,气势雄伟,技艺精湛,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向为中外考古学家所珍视。高唐金代虞寅墓中的壁画,堪称中国古代壁画中少见的佳品。东阿县邓庙遗存的明代石刻造像,以精雕细刻、人物传神的独到艺术令人叹为观止。东阿县图书馆珍藏的元代书法家赵孟俯撰写的《东平郡桓肃公碑》铭,曹植墓中的隋开皇十三年所立的神道碑碑文,聊城光岳楼中遗存的清康熙帝、干隆帝的诗刻及清代状元傅以渐的手迹,山陕会馆中尚存的12幅古代镌刻楹联等等,均为稀世之宝。全市尚存的塔、楼、庙、寺、碑、亭、墓等名胜古迹500余处,其中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8处。建于宋代的铁塔,古朴雄浑,苍劲挺拔,是中国现存为数极少的铁塔之一。建于明代的光岳楼,冲汉凌空,气势雄伟,是中国尚存的古代建筑中最古老、最高大的木构楼阁,就其规模形制、建筑结构看,比最负盛名的黄鹤楼、岳阳楼毫无逊色,故有"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之誉。建于清初的山陕会馆,构筑巧妙,富丽堂皇,雕刻精细,布局严谨,是中国会馆建筑中不可多得的艺术杰作。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的海源阁,藏书丰富,珍本奇精,当时已名闻全国,"为海内之甲观"。造型独特的临清清真寺、雄伟壮观的舍利塔、古色古香的鳌头矶以及明朝政府漕运税收旧址钞关,不仅建筑风格独具特色,而且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品质。此外,阳谷的武松打虎处景阳冈、武松斗杀西门庆的狮子楼、东阿的曹植墓、高唐的柴家花园等,都具有重要的文化研究和旅游观赏价值
  名人辈出,俊彩星驰,文道武功,代有传人。三国华歆、唐初马周、北宋王旦、金末侯挚和高霖、明代朱延禧、清代傅以渐等,均官至相位;战国孙膑,东汉程昱,五代王彦章,明代侯钺、左良玉,清代李成隆、马玉魁等,均为一代兵家;唐初哲学家吕才,学识渊博,天文地理无不通晓;宋代医学家成无己,著述颇丰,首次完成"医方之祖"--《伤寒论》的注释;明代文学家谢榛、于慎行,在中国文坛上享有盛名;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在文化事业上颇多建树,其"文章为一时之冠";著名藏书家杨以增,殚精竭虑地营建藏书海源阁,保护和发展了祖国的文化遗产;"千古奇丐"武训,以"刻苦而诚恳"地行乞兴学而闻名于世。在近代和现代,著名学者傅斯年,书法家汤士俊,国画大师呼盉斋、李苦禅,声乐钢琴家李杰,琵琶艺术家杨少彝,筝坛名师金灼南,教育家杨万选、孙芳时、孙东阁、张海萍、张训斋等,他们及其所从事的事业在全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而慷慨献身者不计其数。赵以政、王寅生、姜占甲、金谷兰、张廷焕、宋占一、汪洋等一大批共产党人,义无反顾,视死如归,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悲壮诗篇;范筑先、张自忠、金方昌、马本斋等抗日民族英雄,驰骋疆场,浴血奋战,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